发布日期:2019-05-09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36

第七届“中国-北欧北极研究合作研讨会”在我校开幕


    5月8日上午,第七届“中国-北欧北极研究合作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北极渔业、冰上丝绸之路和可持续发展实践”。来自中国、挪威、芬兰、丹麦、瑞典、冰岛、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的科研人员、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上海海洋大学校长程裕东、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巡视员陈丹红为研讨会致开幕辞。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主持

 挪威弗里乔夫南森研究所研究员Arild  Moe主持

    杨惠根回顾了过去六年间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取得的丰硕成果,他强调,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一个被中国北极政策白皮书承认的“推动中国-北欧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已成为中国和北欧国家之间一个重要的合作机制和准国际组织,丰富着中国-北欧合作、中国极地外交的内涵。迄今为止,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已发展了18家成员机构,包括10所北欧研究机构和8所中方研究机构,这对进一步促进中国和北欧各国在北极方面的科学、政策及商业交流合作,推动中国与北极的协调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致辞

    程裕东表示,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一所海洋类高校,在深渊科技、深海地质、深远海海洋生物、极地海洋动力学、极地环境生态、北极航道等研究领域,凝聚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学术团队,与全球十余个极地研究机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和大学开展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学校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依托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综合极地生物学、极地海洋学、极地生物资源管理、极地政策等研究力量,开展极地生态系统关键种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彰显“深、远海,南、北极,深空”战略,持续提升学校国际学术声誉。

上海海洋大学校长程裕东致辞

    陈丹红回顾了中国与北欧国家在北极合作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认为科技先行、科研合作是中国与北极国家合作的基石和持续驱动力。她希望能在未来进一步加强与北欧国家在科研、政策、生态环境、国际治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此更好应对北极迅速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巡视员陈丹红致辞

    丹麦皇家驻上海总领事馆高等教育与科学领事Martin  Bech博士表示,2017年5月11日,格陵兰岛、法罗群岛等北极国家外长在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上签署了《关于加强北极国际科学合作的协议》。该协议为北极地区的国际研究合作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与今天的主题最为相关。他说,知识必须是北极地区健康发展的基础,为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最佳框架是关键。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合作研讨会,大家畅所欲言,为维护好全球人类的共同利益建言献策。

丹麦皇家驻上海总领事馆高等教育与科学领事Martin Bech博士致辞

    挪威极地研究所副所长Nalân  Koç表示,挪威和中国在北极问题上有广泛的合作,从科学网络如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到北极理事会,中国作为观察者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北极理事会的秘书处位于特罗姆瑟的FRAM中心,是确保北极可预测与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她希望此次研讨会能贡献诸多想法和智慧,加强北欧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研究合作,共同面对世界巨大挑战和变化。

挪威极地研究所副所长Nalân  Koç致辞

    2013年12月10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冰岛研究中心等10家来自中国和北欧五国(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的北极研究机构在上海成立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CNARC秘书处设在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北欧北极合作研讨会将致力于增进各方对北极及其全球影响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在全球意义下北欧北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与北极的协调发展,并围绕国际北极热点和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推动北极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北极资源、航运和经济合作、北极政策与立法等方向的合作和交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