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11-14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78

建校107周年纪念活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高级水产人才培养的实践比较”学术交流会举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开展高级水产人才培养的实践比较与思考,作为建校107周年学术活动之一,由国际交流处、研究生院共同组织策划的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交流会11月7日在行政楼104会议室召开。此次研讨会特邀请日本中央水产研究所原所长、我校兼职教授中村保昭先生,我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开启的时任校长周应祺教授分别做主题报告。校长程裕东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研究生培养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李家乐主持。

    交流会上,中村保昭介绍了日本国立水产研究所的联合研究院及人才培养。他以自己亲身参与中国科研合作的时间轴为主线,回顾了与中国各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历程。详细介绍了日本国立水产科学研究所与国立大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情况,涉及研究所研究员的兼职教授任命和义务、研究生在研究所的研修生身份、联合培养的成果归属、研究生的保险事项;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定位,专才和通才的定义以及研究人员在各个年龄段所应承担的责任等。最后,中村保昭以“30年前,我们认识;20年,互相理解;现在,互相信赖。祈愿上海海洋大学未来大发展,日中两国为一衣帯水的邻邦,所以我想为日中两国友好起桥梁作用”为结束语完成报告。

    周应祺系统回顾了1996-2004年担任校长期期间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相关工作。他指出,虽然我校的研究生教育起步很早,当时学校并不缺乏一流的专家教授,也不缺乏仪器和实验室,关键是在研究生教育的理念上有差距,在教育观念、办学理念与思路存在差距,直到1996年还没有获得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和授权。大学必须具备坚实的科技创新能力,以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端人才。为此,学校采取建立学术报告制度、鼓励跨学科的平台,加强学科点建设,挖掘内在资源的同时“借兵打仗”,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以及中日韩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的举措,为研究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周应祺最后指出抓住学校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思、反思、勤思。

    程裕东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做到“四个服务”,接续奋斗,守正创新,坚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生态与环境生态保护”这条主线,奋力推进双一流要求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他指出两个报告相得益彰,给我们提供了极具参考借鉴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我们要认真消化吸收,并转化为改革发展的有益启示和实践范式。  

    会上,我校研究生院执行院长王锡昌还从研究生教育的建设发展历程、教育体系、国内外研究生招生、学位及就业方面简要介绍了我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并对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提供和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现阶段的应对措施做了相关分析。

    此次联合培养工作会议,通过中日高级水产人才培养的实践比较研究,学校将进一步系统梳理和深化研讨联合培养工作,注重科教结合、产教结合,强化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目标与任务,实现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