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11-19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51

北极海洋合作研究研讨会暨《俄罗斯与北极》新书发布会顺利召开


    11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学在图文101会议室召开北极海洋合作研究研讨会暨《俄罗斯与北极》新书发布会。致力于北极研究的挪威及中国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他们均来自于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成员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致开幕辞。吴嘉敏介绍了上海海洋大学近年来在北极海洋生物养护、生境生态保护、北极战略等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朱国平教授进一步介绍了学校围绕北极生物与生态、北极治理与政策等研究所成立的研究团队以及未来的北极研究方向。

    研讨会就多维度的北欧-中国北极国际合作机制开展讨论,以期就北极可持续性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北极合作提供专家意见。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孙凯教授系统介绍了北极的教育外交,探讨了全球化下基于教育交流的北极合作途径。同样来自于中国海洋大学的郭培清教授回顾了围绕北极科学研究、航道使用、液化天然气开发、环境保护等所开展的中俄合作,同时提出,相互信任是新时期中俄北极合作的关键因素。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王传兴教授梳理了中国-北欧北极合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北极合作而非北极竞争”应该成为中国-北欧北极互动的主旋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邓贝西博士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为例,分析了北极能源开发项目在规范北极航运规则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重要作用。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寿建敏教授从经济管理角度深入分析了北极-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通道的未来发展。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潘敏教授介绍了北极阿拉斯加油气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挪威南森研究所高级研究员Geir  Honneland则回顾了北大西洋渔业管理措施及其与北极渔业管理之间的互动。

    研讨会期间还举行了《俄罗斯与北极》新书发布会。2018年,邹磊磊教授领衔启动了《俄罗斯与北极》翻译项目。该书原著作者为GeirHonneland,他长期从事俄罗斯北极政策、俄挪渔业合作、北极地缘政治、国际海洋法等方面的研究,学术成果丰厚,曾被评为2012-2016年度“挪威学术成果最丰科学家”称号。《俄罗斯与北极》于2019年10月出版,标志着中国与北欧北极学者的合作延伸到研究之外的翻译领域,也展示了上海海洋大大学英语教师与海洋专业教师合作下的翻译成果。该书介绍俄罗斯的北极认知,探讨俄罗斯人对其北极身份的定义,既为中国的北极研究者提供研究俄罗斯北极政策的新视野,也使普通读者了解俄罗斯的北极动态。新书发布会期间,原著作者Geir  Honneland先生和翻译项目负责人邹磊磊教授向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赠送该书。

    研讨会吸引了学校外国语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广大师生。本次研讨会由外国语学院代表学校极地研究中心主办,由外国语学院邹磊磊教授协调并主持会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