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2-03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56次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办第四期国际学生知华教育讲坛
12月2日下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邀请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姚喜明教授做“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一带一路,联通世界”讲座。讲座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国际中文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蔡莉主持,学院教师以及国际学生参加学习。
讲座中,姚教授从当前中国的概况、丝绸之路的历史、“一带一路”的倡议以及“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繁荣的四个方面展开介绍。讲座伊始,姚教授引导国际学生思考他们眼中的中国,并介绍了中国近几十年来GDP持续增长、能源产量领先各国、铁路运输再造福祉、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等各方面取得的瞩目成果。接下来,在对丝绸之路历史介绍的基础上,姚教授强调中国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指引下,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倡议不断获得世界认同。姚教授还介绍了中老铁路、霍尔果斯无水港、中欧班列等世纪工程,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大国担当。
姚教授的讲座引起了国际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问环节,来自孟加拉国的哈山(HASAN MD MEHEDI)以及泰国的曾子超(SUPRACHAI SAE KWAN)不约而同地问及如何借鉴中国发展道路建设自己的国家,姚教授提出以下几点:第一,在充分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他国发展经验;第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府要始终坚持将人民放在第一位;第三,要永远把国家稳定作为发展前提。除此之外,姚教授推荐国际学生阅读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从中学习中国政府治理社会的智慧结晶。
姚教授通过实例和数据来介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及给各国带来的共赢成果,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感让国际学生深受教育。国际学生对很多信息是第一次听到,在感到新奇的同时更希望学到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去建设自己的国家。
总书记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际学院将不怕困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为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继续探索更具特色的国际学生知华教育模式,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供稿:国际文化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