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7-18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15

2024年“感知中国”中外学生文化交流与社会实践活动(上海崇明)顺利完成


      2024年713日上午,留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来自巴基斯坦、巴拿马、古巴、加纳、喀麦隆、科摩罗、肯尼亚、老挝、孟加拉、缅甸、摩洛哥、尼日利亚、塞内加尔、泰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印度尼西亚、越南18个国家的30名国际学生代表,在上海海洋大学澜湄稻渔项目组成员、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吴旭干的带领下,与中国学生代表共同前往上海市崇明区,开展“中国稻渔综合种养助力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中外学生代表先后参观了上海崇明竖新镇大东村沐雨农庄和三星镇新安村玉海棠景区。通过现场参观,国际学生代表们得以对崇明沐雨农庄稻鱼共生、稻虾共生等生物系统实现不施农药、不用化肥的水稻种植以及农旅有了更加直观、深入及全方位的了解。




      沐雨农庄位于环境优美的竖新镇仙桥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里开始稻鱼共生和稻虾共生方面的尝试,并且不断优化。在上海海洋大学举办的历次优质渔米评比品鉴活动中,沐雨农庄均获得金奖。国际学生们在参观中很新奇地发现,通过稻田养鱼养虾,鱼虾可以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昆虫,鱼虾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了充分的养分,利用稻鱼共生、稻虾共生等生物系统实现了不施农药、不用化肥的水稻种植。生态农渔业,带来的不仅有安全优质的农渔产品,同时带来了环境的改善。沐雨农庄是生态农业的典范





       在玉海棠景区,国际学生来到位于崇明三星镇新安村,这是一个集田园观光、文化观赏、生态休闲和科研科创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圣地。这是还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新安村还是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传说最早居住在三星的渔民通过观测太阳、月亮、星星来安排渔业劳作,“三星”由此得名。国际学生们得知“三星”的由来感到非常惊讶和敬佩,得知这里是上海推进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短短几年时间新安村通过产业、科技、文化赋能实现了乡村振兴,同学们由衷地感慨中国人的勤劳和聪明才智。




       来自喀麦隆的留学生李赛宁MANE SANY ANICET PHILIPPE)参观后表示此行让他耳目一新,看到上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独特的生态模式,这不仅是上海的生态农业,也是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很环保,还能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收入,值得学习。

       上海海洋大学“感知中国—中国稻渔综合种养助力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活动完成了安徽宣城、浙江青田和上海崇明三个点的考察,国际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了解中国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和文化,近距离感受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带动更多“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关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稻田养鱼的国家,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稻渔种养发展迅速。从传统稻田养鱼到各种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稻渔共作成为中国粮食增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逐渐发展出稻渔、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新产业,促进了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这一模式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高度认可,正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上海海洋大学作为全国稻渔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单位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一带一路”国家本土化稻渔专业人才和技术推广人员。自2018年起,上海海洋大学和FAO在稻渔综合种养领域持续开展国际会议和培训,已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供稿:水产与生命学院、留学生工作办公室)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