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9-15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169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召开国际学生对外汉语课程思政专题会


为有效推进汉语教学课程建设,使课程与思政同向而行,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发挥语言和文化类课程的育人作用,9月14日上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召开首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专题会。会议由国际中文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蔡莉主持。校级课程思政工作室负责人陈艳红副教授受邀前来指导,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会。

学院对外汉语教师汇报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自身教学实践探索,大家分别从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中国学生课程思政的差异性、如何做好国际学生对外汉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等视角进行交流,既分析宏观理论,又分享具体教学案例。

汇报结束后,陈艳红一一点评,并提到课程思政相关术语务必准确严谨,思政案例要仔细甄选。既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又要把握好课程思政教学之“度”,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后陈艳红专门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外汉语课程思政系统化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朱章华院长与王琼书记也做了总结发言,指出本次专题会开启我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篇章,高校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在来华留学生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提升我国国际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课题。对外汉语课程作为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需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线,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切入点,向国际学生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引导国际学生知华、友华、爱华。

(供稿: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