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7-12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77次
中国政府奖学金“中非友谊”罗非鱼水产技术培训项目课程拍摄圆满完成
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国政府奖学金“中非友谊”罗非鱼水产技术培训项目,能在线上展示罗非鱼的罗非鱼品种选育、养殖技术的经验和科研成果,2022年7月8日-7月11日水产与生命学院教师唐首杰带领两名加纳国际学生SALIFU ABDUL-RAZAK(李志)和AKYAMPONG ERNEST WILSON(陈坤),前往海南定安海南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进行培训项目课程的视频拍摄,拍摄工作顺利完成。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崔轩博参与拍摄工作。
SALIFU ABDUL-RAZAK(李志)表示,他在唐首杰老师的指导下了解到不同大小罗非鱼的不同特征、摄食能力和养殖条件,研究它们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孵化时间,了解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罗非鱼和其他物种池塘养殖中的寄生虫和细菌感染。在此次学习中,他开始应用自己学到的淡水物种的各种理论知识,对鱼卵孵化的最高温度和调减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由衷地希望未来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去了解中国各地的水产养殖。
AKYAMPONG ERNEST WILSON(陈坤)谈到,海南定安的气候、植被和地形与加纳非常相似,且罗非鱼的原产地也是非洲,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十分亲切。通过此次学习,他了解如何从母鱼嘴里采集鱼卵,如何转移到基地清洗、筛选和消毒,如何将鱼卵放入孵化器、孵化器又是如何孵化幼鱼,鱼苗又是如何出售给客户等。此行令他终生难忘。
国际学生学习用筛网过滤鱼卵
为落实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领导人承诺,进一步推进中非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国家留学基金委实施“中非友谊”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支持和鼓励非洲国家优秀青年来华学习和研修。 上海海洋大学2021年首次获批“中非友谊”罗非鱼水产技术人才培训项目,该项目将展示我国在罗非鱼品种选育、养殖技术的经验和科研成果,为学员们提供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传播中国海洋文化,培训水产养殖和生物评估领域的国际专门人才和国际友人,扩大交流、增进理解,促进深度合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服务于我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总体目标。
(供稿:国际文化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