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阶梯型培养与进阶式式长效机制模式,工程学院与上海贝思特携手为低年级学生开辟“暑期生产实践项目”。经过前期的动员宣传和企业面试,共招募20名学生入职,其中12名大一学生、2名国际学生。实习生们6月1日正式上岗,距今已满一个月。2022年7月1日,工程学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共同赴贝思特看望学生,与学生并肩工作,并与学生和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座谈。

贝思特招聘主管张叶红介绍企业业务范围、生产与管理流程
贝思特电气招聘主管张叶红带领老师们参观产品研发中心,介绍贝思特的企业文化;在生产实习车间,实习生们现场向老师们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各类设备的用途功能和自己的工作学习体会,在同学们的指导下,老师们亲自体验了产线工作,有效促进了教学相长。在暑期实践的座谈会上,同学们交流了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反馈了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两名国际学生表示校园生活和企业工作是不同的体验,非常珍惜并对未来充满期待。学生们表示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些不⾜,在⼯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作经验,通过实习了解了一个产品从部件到产品的过程,拓展了创新思路,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能力。






在生产车间,学生与老师们交流指导老师们体验产线工作

开展实习学生交流座谈会

校国际学生在工作岗位表现出色获赞许
下午在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交流会上。贝思特人力资源部总监瞿卫凤表示,从5月开展暑期实践招募以来,已经有二十多位同学来到贝思特参加暑期实践活动,希望未来在企业人才发展和人才招聘中继续展开合作。张叶红高度评价了海大学子的表现,在专业能力、思维能力和组织纪律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高素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晏萍表示,贝思特电气是行业领先企业,非常感谢企业对学校的信任,给学生提供这么好的锻炼平台;希望未来围绕需求点,未来双方可以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非学历教育和联合技术攻关等多个领域继续深入合作,深挖产教融合的机会。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王琼对贝思特表示感谢,希望公司充分发挥国际学生的特长,给予更多的岗位锻炼机会,也感谢工程学院在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方面落实了趋同化管理任务,给予国际学生同等的专业实习机会。工程学院副院长刘雨青表示,工程学院与贝思特电气长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产教方面工作推进飞速,为学校的学生培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希望企业继续提供优质的实习岗位。

教师代表与企业负责人交流
工程学院将继续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大力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推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发展,全力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贯通融合教学、实践、就业,切实提升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宇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生管理部张中帅及工程学院机械系系主任王斌、电气系系主任霍海波、副系主任金光哲、专业教师兼贝斯特实习班主任高玉娜一同前往。
(供稿:工程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